福建省侨联>> 福建侨讯

福建省侨联扎实推进疫情时期基层组织建设

发布时间:2021-01-29 09:52:0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省各级侨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落实中国侨联《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两个建设”,以“五有”为基,以“五好”为标,认真探索拓展创新组织建设的思路方法,务实、持续推动基层侨联的拓面扩量和提质增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侨联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组织网络、主动施展作为,深入运用“党建引领+组织保障+群众参与+侨力联动”的防控模式,在支援国内外战“疫”行动中充分展现出侨联组织体系健全、厚植基层、扎根群众、运作有效和执行有力的独特优势。新挑战催生新使命,经过抗疫一线实战洗礼的新一批 20 多家基层侨联组织应运而生,为新时代侨联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一、强基固本,推进基层组织应建尽建

1.1.2020年10月,梅岭街道双沟社区草田尾自然村侨联小组成立.jpg

2020年10月,梅岭街道双沟社区草田尾自然村侨联小组成立

1.1.2020 年 12 月,政和县熊山街道侨联工作站成立.jpg

2020 年 12 月,政和县熊山街道侨联工作站成立

(一)纵向到底拓展基层侨联组织。为增进疫情期间同海外侨胞的乡情联络和双向交流,及时互通防疫资讯和对接捐赠物资,泉州晋江市侨联结合梅岭街道双沟社区草田尾自然村海外侨亲达 1000 多人的特殊侨情,因地因时制宜,主动联合街道和社区,积极沟通祖籍当地的东南亚海外重点人士,在该村筹备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自然村侨联小组,架设起海内外同心抗疫的“连心桥”。南平政和县侨联争取街道和乡党委、政府支持,针对山区县归侨侨眷人数少的问题,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2020 年 12 月,在熊山街道和澄源乡分别成立侨联工作站,充实了基层工作阵地,为深入摸底掌握海内外侨情和今后成立乡镇联合侨联做好准备。

1.2.2020年10月,晋江市梅岭街道的两个社区成立了两家幼儿园侨联.jpg

2020年10月,晋江市梅岭街道的两个社区成立了两家幼儿园侨联

(二)横向到边延伸公益服务手臂。晋江市坚持加强侨界群众思想政治引领,以服务华侨文教公益事业为支点,深化“基层侨联(涉侨社团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工作机制,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继在民办职业高校、高级中学、小学设立侨联组织后,2020年10月,又在梅岭街道的两个社区成立了两家幼儿园侨联,实现涉侨内容上墙宣传和侨联服务网络在各级各类重点侨校的横向全覆盖。在引导侨力兴学育才的工作中,主动扩大侨联“朋友圈”,积极发现、培养热爱侨联工作的好苗子,用侨胞爱国爱乡精神鼓舞激励师生们奋发进取。

1.3省侨联领导考察屏南县陆地村侨联“侨胞之家”.jpg

省侨联领导考察屏南县陆地村侨联“侨胞之家”

(三)积厚成势夯实“侨胞之家”阵地。省侨联以成立各级基层侨联为工作基点,依托其组织架构和资源条件,在全省范围内同步指导、纵深推进“侨胞之家”建设与评级工作,并不断结合新侨情新要求,研究更新考评实施标准,制定授牌与摘牌的过程动态管理机制,赋予“侨胞之家”新的时代内涵及宽广外延。2020 年对申报“五好”侨胞之家示范点做到全覆盖实地考察验收,从用好华侨事务专项经费,推进同镇、村工作场所共建共享,鼓励涉侨企业家、社团领导和社会工作者兼任基层侨联负责人等角度,对“侨胞之家”的功能化和阵地化建设进行细化分类指导。全年新评定省级“侨胞之家”75 个、示范点 44 个,累计总数分别增至 415 个和 120 个。经 2016 年以来的不懈推进,同各级基层侨联组织相伴相生的“侨胞之家”建设更加标准规范,作为基层侨联为侨服务、拓展联谊的阵地功能发挥的更加充分,地方党政部门给予了更多的重视支持,同基层党组织和部门的党建互联互动及协作机制更加顺畅。

二、深化载体,推进基层组织创新提质

2.1福建华侨主题馆.jpg

福建华侨主题馆

2.1南安乐峰侨史馆.jpg

南安乐峰侨史馆

2.1屏南县村头村侨史馆.jpg

屏南县村头村侨史馆

2.1在界山镇东张村的侨房“永福楼”设立研学平台.jpg

在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的侨房“永福楼”设立研学平台

(一)留住乡愁打造侨史展示平台。把握“根”“魂”“梦”的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注重发挥好华侨事务专项经费在提升基层侨联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上的撬动作用,将经费使用管理的工作重心放到加强和保障基层侨联阵地建设的工作上来,大力倡导寓侨史文化展示、华侨故居保护等元素于各级侨联“侨胞之家”的创新发展体系之中。清末名人刘冠雄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故居,被福建省侨联活化利用为“福建华侨主题馆”。该馆围绕“福侨文化工程”品牌建设,立足拓展福建华侨历史、人文、教育内涵,构筑既包括福建侨史、华侨精神展示、百国百侨百物展等固定展览,又开辟有海外青少年华文教育课堂、涉侨刊物图书角、海外中餐文化展示厅等元素的“侨胞之家”,努力打造福建海外侨胞共同的精神家园。2020 年 1 月,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凤翔村侨史馆在马来西亚爱国华侨的祖屋落成;9 月成立的漳州平和县崎岭乡南湖村侨联,发动旅外乡贤集资,将海外华侨土楼故居重修为华侨乡情馆,邀请马来西亚新侨回祖籍地祭祖省亲,追忆先辈生活足迹;10 月,南安市乐峰镇依托侨联会所建成 300 多平方米的侨史馆;12 月,两个福建省级“侨胞之家”示范点所在地,以侨史陈列馆为鲜明符号的宁德屏南县屏城乡村头村,以南洋风貌建筑众多、历史遗存丰富的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获评 2020 年度“福建省侨乡文化名村”。这些承载了源远流长侨乡文化的载体,深刻展现了华侨风采贡献、孝廉家训等“侨”的蕴义与特质,是传承弘扬华侨精神和优良传统,联结家乡与海外,维系新生代侨胞同先辈祖地血脉亲情的重要纽带,已成为地方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教育的重要基地。

2.2.2020年11月,福建省众创空间协会侨联成立.jpg

2020年11月,福建省众创空间协会侨联成立

中科院城环所侨联成立.jpg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侨联

2.2.2020年10月,闽侨智库闽江学院研究中心成立.jpg

2020年10月,闽侨智库闽江学院研究中心成立

(二)充实内涵发展直属团体会员。一是成立行业社会团体侨联。为提升团体会员工作活力,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同服务新侨创新创业工作的紧密融合,2020年11月,省侨联引导发动新侨和归国留学人士较多的福建省众创空间协会成立全省首家省级行业性社会团体侨联,以精准搭建面向海归人才的服务平台,推动侨界人才、科技、资金和项目资源的流动共享与成果对接,帮助新侨人才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人民团体和协会组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创业企业孵化成长的常态机制及工作合力。目前协会侨联为主创设的“侨创沙龙”活动品牌,已成功试运行并获创业新侨欢迎。二是布局重点机构组织建设。厦门市侨联同省侨联密切联动,积极运用经济特区作为海归人员创业热点城市和人才高地的优势,加强同中国科学院两家直属机构城市环境研究所和海西研究院厦门烯土研究所在侨界人才培养推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项目成果产业化领域的合作。2020年12月,省侨联在中科院城环所授牌设立“新侨创新创业服务联系点”,两家机构侨联组织已挂牌成立。三是拓展同高校的合作层面。2020年10月,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级侨联联合在福州大学、闽江学院授牌成立闽侨智库研究中心,旨在建立“地方侨联+属地高校+智库平台”机制,共同打造“五大平台”(校地侨联共建、涉侨信息共通、新侨成果共创、侨界人才共荣、侨智咨政共赢),通过深化调查研究、促进互联互通、传播价值理念,展现校地智力服务新作为。

三、围绕大局,推进功能型基层组织建设

3.1关于同意古田县康斯丹郡小区侨联成立的批复.jpg

关于同意古田县康斯丹郡小区侨联成立的批复

(一)激发动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既是联防联控疫情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基础的防线,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乡镇、街道侨联在防疫工作中,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引导科学防疫、提供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摸清了各社区的侨情,乘势新成立了多家社区侨联组织。福州市鼓楼区和宁德古田县还在居民人数多且符合条件的较大住宅区(楼盘)创新成立侨联组织,将工作触角延伸至一线侨界群众,小区侨联工作者兼行“社区网格员”职责,成为协助政府推进社区各项服务工作,开展侨情普查、共筑疫情防控坚强堡垒的一支广受好评的活跃力量,也探索出一条基层侨联组织嵌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新路子。

3.2.2020年12月,莆田市城厢区华侨医院侨联成立.jpg

2020年12月,莆田市城厢区华侨医院侨联成立

(二)夯基垒台增强为侨服务能力。2020年,全省各设区市侨联积极辅导支持30多家条件成熟的乡镇侨联分会和村(社区)侨联小组升格为侨联。福州市和福清市侨联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分批指导推动福清市所辖的20个乡镇(街道)侨联分会升格为联合会,辅以基层侨联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审批赋码的保障举措,使其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有效激发了海外侨亲关注家乡、支持家乡的热情。宁德霞浦县侨联成立法律顾问委员会,深化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协助因疫情滞留在国内的侨亲咨询办理商务、民事涉法事务。莆田市城厢区侨联主动呼应疫情防控下的侨胞健康需求,在华亭镇华亭医院成立全省首家医院侨联,为侨界群众开辟医疗健康服务“绿色通道”,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侨联和镇法庭联合成立涉侨和出国人员权益纠纷调解衔接工作站,并借扩展调解衔接联络点之机,在田边、汀港和汀岐三个村成立了侨联组织。

3.3.2020年5月9日陈式海主席实地考察宁德蕉城区雷东海水养殖项目.jpg

2020年5月9日,省侨联主席陈式海实地考察宁德蕉城区雷东海水养殖项目

3.3菜园村侨联上门为海外侨胞国内的侨房征迁做好登记服务.jpg

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菜园村侨联上门为海外侨胞在国内的侨房征迁做好登记服务

(三)明晰定位助力地方乡村振兴。省、市侨联在推进基层侨联和“侨胞之家”建设工作中,注重引导侨界群众融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产业振兴中充分展现侨界群众的力量,进而获得党委政府更高层面的重视,提升组织影响力。一是扶贫和产业帮扶并重。2020 年是省侨联实施“百侨帮百村-联村助户”专项帮扶活动的第三年,也是收官之年。全省侨联系统将疫情影响转化为攻坚动力,结合因疫致贫群体加大济困力度,共结对帮扶2707人(户、项),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20多场(次),筹措发放资金161万元。同时,广泛发动侨力做好乡村产业帮扶项目的接续启动工作,推进前期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积极发动侨企侨商采取采购、包销、委托加工、众筹定制等形式带动销售,协助发现培养侨眷中的“经济能人”,帮助农业合作社、种植养殖户等对接市场,先后在宁德市蕉城区、寿宁县、柘荣县和南平顺昌县、松溪县等地扶持了7个农业产业项目,直接引导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00多万元,调动和激发了农村归侨侨眷创业增收的内生动力。二是主动服务地方中心任务。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是闽西著名的老区和侨乡。龙岩市重点项目龙岩大道建设工程的征迁项目中,涉及该镇菜园村的侨房数量众多。菜园村侨联主动作为、因人施策,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代侨胞寻找合适的委托人,用热诚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赢得华侨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共帮助35户华侨完成房屋测量、签约和腾房,有力服务了当地中心工作。村侨联还结合项目征迁进度和美丽乡村建设布局调整,同镇村党组织、镇侨联共同构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配合政府做好以打造红色文化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驱动力的产业规划,发挥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为该村获评“福建省级生态村”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助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三明市明溪县是知名“内陆新侨乡”。该县沙溪乡侨联积极实施“回归工程”,侧重从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两个方面发力,助推乡村振兴。近年累计引进海内外华侨200余万元资金投入助学济困和社会公益事业,宣传发动归侨侨眷参与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村建设。在“侨胞之家”设立洽谈室,配合当地引进瑶奢村乡贤投资2000万元回乡创办丰年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柑橘种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建设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扶贫车间”。

 

(供稿:省侨联基层建设部   黄晨)

(责任编辑:福建省侨联全媒体中心)